逃离舒适区
所有生物都是趋利避害的,人也不例外,本能的都想让自己更舒服一点,少遇到一些挫折和痛苦。“不要停留在舒适区”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也从来不认为自己还在舒适区。最近反思了一下,发现舒适区比我的认知要大很多,我以为自己走出去了,其实并没有,还是在这个圈子里面,这比心甘情愿留在舒适区还要可怕。今天来深刻反思下我犯过的一些错误。
挫折和焦虑是不好的
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的方向错了,怎么结果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呢?自信心遭受打击,非常的焦虑,目标更遥不可及了。原因在于最初的心理预期就是错的,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的困难。遇到一点挫折就倾向于从客观条件上找原因,“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该多好,很快就可以写完代码,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不是我自身能力不行,而是这个茅坑不行啊,如果我有一个更好的茅坑,结果肯定不同了”。有困难是对的,顺风顺水才有问题。不论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一路上都要披荆斩棘,经历大的小的各种磨难。
前两天看俞敏洪在一个节目上讲当年新东方收了学费之后自己被打劫的事情,应该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后面他讲的道理我认为才是整个节目的精华。他觉得人生一定是充满磨难的,不论你有没有钱,有怎样的社会地位,不论处在什么人生阶段,都要面对各自的痛苦,不存在一种绝对舒适的状态。人生就是要在各种艰难的条件下去努力做该做的事情,在大风大浪中求得生存的机会,改变现实。如果觉得自己只有在顺风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自己的本领,那还是干脆放弃幻想吧。
就像在小孩学习的问题上,如果学校和家长有了“快乐教育”、“减负”的思想,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学习是成长,不经历痛苦哪来的成长。快乐只有在出成绩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如果想在过程里面体会快乐,最后出结果的时候只能被别人碾压了。
另外还有一些表现,比如遇到不舒适的情况时,宁愿自己承受损失也要让它快点结束,好回到自己的舒适区。过于敏感,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觉得完美的状态被打破了,接下去什么都不想做。
应该怎么做?要习惯于承受挫折,习惯于在焦虑的情况下前进,而不是逃避。死磕所有的这些焦虑,正面迎接它。还要提升钝感力,让自己在心理上也变得皮糙肉厚起来。电影《触不可及》里面的Driss就是钝感力的代言人,有机会可以看看。
优先做最容易有成就感的事情
对于没有经验的、短时间内难以出成果的事情非常排斥,但是这些事又很重要,不得不做,因此只能一拖再拖。转头去做那些自己熟悉的、最容易出成果的事情。比如需要实现一个功能,产品的逻辑、架构的合理性应该是需要首先考虑的,但是往往更喜欢直接开始写代码,美其名曰minimal viable product。代码是看得见的,也是自己熟悉的范畴,马上就能获得成就感。相比于带娃,更喜欢一个人闷在书房里搞自己的事情。带娃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了。可是这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所以更倾向选择逃避。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追求工具的舒适。工具效率的提升,确实有助于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是优先级最高的,难道以前的工具都不能用了吗,这么多年咋过来的?只是因为真正的问题相对更难处理,才会用改善工具来给自己找一个顺理成章的借口去拖延。作为Emacs的忠实用户每时每刻都在想,“我的Emacs还能更好用一点吗?还有什么牛逼的插件?这个功能能不能自己写个函数搞定?”必须承认,通过elisp实现自己需要的功能太有成就感了,难以抵制这样的“诱惑”。并不是说这些事情没有意义,只是挑的时间不对。时间紧任务重,做这些事情除了让自己爽一把之外没有任何的收益。另外,只有没有成就的人才会通过工具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像强迫症一样追求“最佳实践”。比如,写代码一定要遵守规范,入门一个语言,先去找style guide,找不到心里就慌了,找到了就一定要按照这个来实施。接口应该用什么协议,json还是pb,哪一种更合理?其他项目是怎么做的?遵循这些原则可以让自己感到非常的舒适,但是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并不是要抛弃最佳实践,不是天马行空一切随缘,而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啥功能都没实现的情况下去考虑这些,用一句话描述就是“过早的优化是万恶之源”。
这些问题共同的本质就是,不直面问题,而是先去解决问题的依赖环节。如上图所示,圆圈代表舒适区,A任务在舒适区之外,BCD在舒适区内,同时有助于完成A,但并不是必要条件。这个时候往往会选择先搞定BCD,而且会先挑最舒适的那个。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忽略掉BCD,直接开始舒适区外的A任务。当经历过多次之后,舒适区就会扩大,A也就不再困难了。
写的差不多了,回头一看原来都是大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No Pain No Gain”,老祖宗们早就帮我们总结好了。